唐志平,一位五十七岁的台湾老兵,千里迢迢回到山东老家寻找亲人。然而,等他终于找到了故乡的门前,却被自己的亲弟弟当成了鬼。这个故事,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说起,涉及一位普通农家的儿子股票配资证券,在战火中的挣扎与历经波折的命运。
唐志平出生在山东聊城市东阿县的王庄村,家里贫困,父母辛苦耕作养家。他是家中第三个孩子。那个年代,战乱不断,唐家家境艰难。唐志平的两位哥哥前往东北谋生,只有唐志平和弟弟唐志凯陪伴在父母身边。
十三岁那年,抗日战争爆发,国难当头,唐志平毅然加入了八路军,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旅程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唐志平随解放军前往福建参加金门战役,这场战斗成为他军旅生涯中唯一的耻辱。战役中,唐志平所在的部队是先锋主力,面对敌人猛烈的攻势,许多战友相继牺牲,唐志平侥幸生还,却成为了敌军的俘虏,最终被送往台湾接受“洗脑教育”。
唐志平在台湾度过了艰苦的岁月,心中始终渴望回到祖国大陆。然而,他孤单无助,直到有一天,两个穿着破烂的女孩来到了军营门口,向他索要食物。唐志平性格善良,给了她们馒头,之后这两个女孩常常来找他要食物,其中一个女孩名叫陈锦,她的感情渐渐倾注在唐志平身上。唐志平虽然从未打算找伴侣,但孤独的生活促使他最终与陈锦成婚,并生育了三个孩子。
展开剩余69%五十岁时,唐志平退役,虽然每个月的退休金有限,他依然努力工作,购买卡车做运输生意,逐渐改善了家庭条件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运输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,唐志平决定转行开了一家“山东饺子馆”,生意非常红火,短短几年内他积累了可观的财富。然而,随着年纪渐长,唐志平的身体逐渐变弱。
五十七岁那年,唐志平决定卖掉饺子馆,陪着妻子陈锦回山东老家探亲。他们先飞往香港,再转机到广州,最后到达青岛。唐志平本打算直接回聊城的王庄村,但由于时间较晚,他和妻子决定在青岛住一晚。第二天清晨,唐志平花了八百元租了一辆车,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,终于抵达了自己的故乡——王庄。
站在王庄村口,唐志平感慨万千。经过多年的战火漂泊,家乡的一切都变了模样。天色已晚,村里一片寂静,唐志平凭借模糊的记忆摸索着行走,惊动了村里的狗群。他怀念小时候曾经常去的鱼塘,终于通过这个线索找到了曾经的老宅。唐志平敲了门,屋内传出声音,他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并询问这是否是唐宝泉的家。门打开后,一位老人惊讶地看着唐志平,不敢相信眼前的男人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三哥。
原来,在金门战役后,唐志平失踪,长时间无法联系。最终,组织确认他已牺牲,并授予他烈士称号。唐志平的家人,包括父母,都认为他已经死去。父母在他失踪不久后因病去世,家里只剩下了四弟唐志凯。
得知父母早逝的消息,唐志平悲痛欲绝。他与唐志凯商量,决定次日一早去父母的坟前祭拜。唐志凯拿出了当年颁发的“失踪军人通知书”和烈士证明,唐志平心情复杂,看着这些材料,回忆涌上心头。
唐志凯家境贫寒,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,唐志平拿出一笔钱给唐志凯,并对老宅进行了翻新。一个月后,唐志平与妻子陈锦返回台湾。尽管心中万分不舍,但他知道自己已在台湾成家立业,而年迈的岳父岳母也需要照顾。
唐志平一直有一个未竟的心愿,那就是在晚年能回到家乡度过余生。然而,不久后他因病去世,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。在遗嘱中,他叮嘱子女常回山东老家探望,因为那里才是整个家族的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